【記者 林明佑/彰化 報導】75歲的高姓阿嬤在半年前喪夫後,變得鬱鬱寡歡,注意力和記憶力衰退,大不同於她原本的樂觀快樂,兒女們懷疑是失智症,帶她求診精神科後確定為老人憂鬱症。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主任梁孫源指出,老人憂鬱症常被家人視為失智症或老化的正常現象,其實,只要積極治療,還是能回復生活常軌。
梁孫源表示,住彰化員林市的阿嬤原本都樂於參加社區或宮廟活動,半年前丈夫因腦溢血猝逝後,不再外出社交,朋友前去探望,她也都顯得意興闌珊,常說「生不如死」之類的話,兒女們發現母親的悲傷情緒長達半年了,不只走不出來,又發現其注意力及記憶力衰退,忘東忘西,請她燒開水燒乾了,也會忘了去安親班接孫子等各種失智的症狀。
梁孫源說,經過多項檢測,確認高姓阿嬤是老人憂鬱症,最主要的症狀是每天都心情憂鬱,每天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,這兩項是最重要的核心症狀,其他還包括吃得少、睡不好、精神體力變差、記憶力變差等,開立抗憂鬱症藥物,並請其家人多陪伴,多參與原本喜歡的活動,正在逐步恢復中。
梁孫源表示,任何年齡層的成人都可能罹患憂鬱症,老人的機率又高一點,主要是風險因子增多了,包括身體的機能退化、相近親友陸續去世、退休的失落感等,據臨床統計,約三分之二的患者在重大事件的影響下患上憂鬱症,這位高姓阿嬤即是在丈夫猝逝後引發;另三分之一是因為家族遺傳或體質型的憂鬱症。
梁孫源指出,老人憂鬱症常被親友視為失智症,因此也被稱為「假性失智症」,但老人憂鬱症透過藥物等治療,是可以回復的,而失智症通常是不可逆的,透過治療僅能減緩退化的速度。
梁孫源說,老人憂鬱症可能有9大症狀,包括每天幾乎都心情憂鬱、每天幾乎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或愉悅感、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、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、幾乎每天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、幾乎每天自我感到無價值感、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、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意念,其中前兩項是核心指標。
梁孫源強調,老人家通常不會將憂鬱說出口,要靠家人多觀察,尤其是女性老人的風險比男性高,在於女性比較會執著於某個念頭,不如男性多靠著向朋友抱怨或外出活動來釋放情緒。另一方面,老人憂鬱症常是突發的,失智症是漸進的,不管如何,只要有症狀還是就醫為要,尋求醫療人員的協助。
- 《互傳媒新聞網》提供您最新消息、多元資訊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IG 》美食、旅遊、影劇,攏抵家。
- 訂閱《 互傳媒新聞HOO MEDIA 》,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HOO MEDIA 粉絲專頁 》,有好康抽獎不錯過。
- 閱覽《互傳媒新聞網》提供您最新消息、多元資訊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IG 》美食、旅遊、影劇,攏抵家。
- 訂閱《 互傳媒新聞HOO MEDIA 》,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HOO MEDIA 粉絲專頁 》,有好康抽獎不錯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