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互傳媒/記者 林明佑/台中 報導】65歲的廖琇宜與61歲的王元傑,用半年體能訓練與馬拉松挑戰,翻轉了自己的健康與生活品質。他們的故事,正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推動「為自己而跑」運動實驗計畫的最佳見證。

「從沒想到我會走進健身房訓練體能,下肢有力後不僅可以輕鬆跨坐摩托車、走路也不會喘,更沒想到我竟然可以完成人生首場10K馬拉松。」65歲的廖琇宜雀躍地分享,而61歲的王元傑也開心表示:「半年體能訓練後,我成功減重10公斤,不僅血糖穩定,連膝蓋疼痛問題都改善了!」
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「身體活動不足」已成為全球死亡率第四大危險因子,成年人每週應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。然而,根據教育部體育署2023年「運動現況調查」,65歲以上長者中有四成沒有規律運動。
為了改變這個現象,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「東區台中公園一期好宅」社會住宅內成立「體能實驗室」,並在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公益支持下,發起「為自己而跑」運動實驗計畫,目標是完成台灣四大馬之一的「田中馬拉松10K挑戰」。13位平均60歲、從未接受體能重訓或跑步訓練的熟齡者,為了健康與挑戰自己,勇敢報名參與。
經過半年循序漸進的體能、重量與跑步訓練,參與者成功找回流失的肌力,不僅全員完成10K馬拉松,總共減重了20公斤,迎來健康新人生。其中,廖琇宜坦言,自己原本連跨坐摩托車、打開寶特瓶瓶蓋都感到吃力,但透過運動訓練後,不僅生活品質大幅改善,還立下新的挑戰目標:「我現在想挑戰西班牙朝聖之路!」
另一位參與者王元傑與妻子郭美滿則從「為自己而跑」計畫畢業後,持續固定到「體能實驗室」進行體能與重量訓練。他分享:「最大的收穫是健康,血糖穩定、膝蓋狀況改善,體重減輕了10公斤,現在拍照也不用刻意縮小腹了!」
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黃聖茹組長表示,肌少症與肥胖是導致失能與疾病的關鍵因素,因此養成規律運動習慣、透過循序漸進的中等強度運動鍛鍊心肺與肌力,對健康至關重要。她鼓勵民眾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或場域,若擔心運動傷害,也可以尋求專業健身教練協助,制訂個人化運動計畫。
「體能實驗室」將於四月推出「50+新手村」,提供專業教練指導的基礎重訓課程,幫助50歲以上民眾認識並訓練自身肌力,活出有力新人生。有興趣者可洽詢專線:04-22121277分機13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