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互傳媒/記者 蘇彩娥/南投 報導】南投縣草屯鎮坪頂里的半路店,這個原本偏僻寂靜的小山村,如今因一位與電影結下深厚情感的老人及其創立的「阿松懷舊電影文物館」而備受矚目。今年,72歲的張松如——台灣第一代電影放映師,他六十載與電影為伴的人生故事,正式由文史作家潘樵整理成書。《漂泊,電影,張松如》於近日出版,並在張松如的故居——半路店舉辦新書發表會。
張松如自12歲起便進入草屯大世界戲院學習放映技術,從此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。他見證了膠卷電影的黃金時代,也經歷了台灣電影興衰的變遷。為了留存這段歷史,他在住家內打造了一座「阿松懷舊電影文物館」,館內珍藏了數十年來蒐集的老式放映機、膠卷影片、經典海報及舊照片,甚至設有一間可放映老電影的迷你戲院,讓人重溫當年的光影魅力。
「我希望能把這些記憶留下來,讓更多人知道電影曾經如何照亮我們的生活。」張松如表示,將他的經歷寫成書是多年的夢想,如今終於在潘樵的協助下實現。
潘樵是定居於埔里的文史作家,以挖掘地方文化聞名。在與張松如相識後,他開始多次造訪半路店,細心記錄這位國寶級放映師的生命故事。歷經長時間的訪談與資料整理,新書《漂泊,電影,張松如》不僅是張松如的個人回憶錄,更涵蓋了草屯鎮電影產業的歷史縮影,記錄了當地曾有八間戲院盛極一時的繁華景象,同時追溯台灣電影從膠卷到數位的技術轉變。
潘樵在新書發表會中表示:「這本書不僅是對張松如個人歷程的記錄,也是對台灣電影文化的一次致敬。張松如先生讓我認識了光影世界的豐富與深邃,這是一次珍貴的文化旅程。」
新書發表會吸引了大批電影愛好者前來參加,為半路店這個寧靜的山村帶來難得的熱鬧。參加者在現場參觀「阿松懷舊電影文物館」,欣賞館外牆上繽紛的電影手繪看板,感受膠卷時代的藝術氛圍。館內豐富的電影收藏與故事,更讓人對台灣電影的發展歷史充滿敬意。
在數位影像普及的今天,張松如的故事與文物館彷彿為電影文化保留了一道珍貴的記憶之門,而潘樵的書則將這些記憶具象化為文字,傳遞給更多人。《漂泊,電影,張松如》不僅是一部傳記,更是一封寫給台灣電影黃金歲月的深情書信,讓人得以重溫光影間的美好時光。
- 閱覽《互傳媒新聞網》提供您最新消息、多元資訊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IG 》美食、旅遊、影劇,攏抵家。
- 訂閱《 互傳媒新聞HOO MEDIA 》,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HOO MEDIA 粉絲專頁 》,有好康抽獎不錯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