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 林明佑/彰化 報導】隨著大眾使用電子產品頻率提高,不斷電系統需求隨之增加,因此產生新興含鋰不斷電系統,大葉大學工學院院長李清華獲國科會計畫獎助,帶領環境工程學系研究生投入「含鋰廢不斷電電源供應器(UPS)資源回收之研究」,讓含鋰不斷電系統中的有價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。
大葉大學工學院院長、環工系教授李清華表示,台灣是電子王國,隨著各式電子產品的盛行,為了避免意外停電對生產活動造成的耗損,很多設備都會加裝不斷電電源供應器(UPS),根據資料顯示,全球不斷電系統的市場產值在2020年就超過了100億美元,並且以每年5%左右的速度穩定成長,龐大產值的背後,也衍生出新興廢棄物。
李清華說,早期的不斷電電源供應器(UPS)採用鉛蓄電池,近期則是使用鋰鐵電池,歷時一年執行完成的國科會計畫「含鋰廢不斷電電源供應器(UPS)資源回收之研究」,就是針對不斷電系統中之有價金屬(包括鋰電池),進行回收研究,如透過濕法冶金法,回收其中廢鋰鐵電池裡面的金屬元素鋰、鋁、銅、鐵,讓有價金屬可以再利用。
環工系博士生黃于睿指出,大家對電子產品日益依賴,許多資料都儲存在電子設備裡,不斷電電源供應器(UPS)可以在停電或是電力供應不穩定時,維持電子設備正常運作,隨著科技發展與市場成長,未來勢必會出現大量廢棄不斷電系統,在李清華教授的指導下,他投入「含鋰廢不斷電電源供應器(UPS)資源回收之研究」。
黃于睿說,剛開始拆解不斷電系統中之電池外殼並不容易,並且要考慮到電池放電等安全問題,經過一步步嘗試,成功運用濕法冶金技術回收鋰、鋁、銅、鐵等有價金屬,讓資源可以循環再生。
環工系碩士生黃梓倫說,進入研究所就讀時,李清華教授的實驗室正好在執行國科會計畫,研究不斷電電源供應器(UPS)的回收,他跟隨老師和學長一起參與實驗,將UPS中的鋰鐵電池正負極混合物經過浸漬溶蝕等步驟後,嘗試不同的條件設定,將鋰、鋁、銅、鐵四種有價金屬一一分離出來,找出最佳回收製程。
- 閱覽《互傳媒新聞網》提供您最新消息、多元資訊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IG 》美食、旅遊、影劇,攏抵家。
- 訂閱《 互傳媒新聞HOO MEDIA 》,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。
- 追蹤《 互傳媒HOO MEDIA 粉絲專頁 》,有好康抽獎不錯過。